尤其在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中,這一趨勢更為明顯。2020年年初,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就明確提出智慧城軌“1-8-1-1”藍圖架構,為智慧城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為了給智慧城軌發展夯實底座,華為基于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新ICT技術上的長期積累,率先提出了城軌云架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持續的迭代升級,打造出完整的智慧城軌解決方案,從而全面提升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安全”“效率”和“體驗”。
面對“新基建”帶來的智慧交通發展新機遇,華為之所以能夠迅速切入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內的智慧交通建設,得益于公司在交通行業數字化領域二十余載的耕耘,以及攜手客戶和行業伙伴共同打造的“交通智能體”。通過“交通智能體”這一行業共享的開放技術架構,華為可以以系統思維支撐交通行業智能升級,加速“人悅其行、物優其流”的智慧交通建設。
01打造交通智能體 落實“人悅其行、物優其流”
今年2月,《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注重科技賦能,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提升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水平。
在此之前,國家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新基建”等政策的相繼出臺,也對以數字技術應用為核心的智慧交通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由此,包括航空、城軌、公路、物流、鐵路和港口等在內的大交通領域,正在全面走向數字化、智能化。
在這一趨勢下,華為基于30年的技術積累和在交通行業數字化領域的持續深耕,提出了交通行業智能升級參考架構——交通智能體,通過將聯接、云、AI、計算、應用等多種技術有效整合,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多域協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持續賦能交通行業智能升級。
相比傳統架構,交通智能體通過云網邊端協同,更強調通過“大腦”這一智能中樞,將“五官”、“手腳”的智能交互和“軀干”的智能聯接,全面協同起來,讓數據與AI算法像血液一樣循環流動起來,從而支撐面向交通業務場景的各類智慧應用,實現交通智能體“會思考、可執行、可進化、有溫度”。
以交通智能體為參考,華為不斷深化在各個交通細分領域的投入,尤其是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華為更是實現了智慧城軌從城軌云向智慧城軌的全景升級迭代,為智慧城軌的長期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02換擋升級 從城軌云到智慧城軌解決方案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經過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底,我國內地已經有45座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規模近8000公里。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繼續高速增長的同時,智慧城軌已經成為新時期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重點。根據《綱要》制定的目標,到2025年,中國式智慧城軌特色基本形成,躋身世界先進智慧城軌國家行列。
要實現這一目標,打造智慧城軌“1-8-1-1”藍圖架構是重中之重。而作為該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一個城軌云與大數據平臺則是支撐各類智能應用的基礎所在。此前,華為創新提出的城軌云架構,就是為了實現“1-8-1-1”藍圖架構中“城軌云與大數據平臺”建設,以及推動“中國智慧城軌技術標準體系”的完善。
城軌云架構的提出,很好地解決了線路運營向線網智慧運營轉型中所面臨的資源共享、統一運維、數據共享以及安全防護等問題。不過,城軌云架構的建設,依然停留在IT基礎設施層面,面對智慧城軌的持續發展,如何在此基礎上,實現橫向融合數據,縱向創新業務,已經成為城軌云迭代升級的關鍵。
通過對城軌云的持續升級,華為推出的智慧城軌解決方案,不僅包括極簡可靠、無處不在的運營通信網絡和融合共享、高效敏捷的城軌數字平臺,還包括與行業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融合承載建設管理、乘客服務、運輸組織、安全運維等應用系統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從城軌云到智慧城軌解決方案,華為已經將關注點從IT基礎設施上升到業務場景層面,并通過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的融合,推動智慧城軌建設落地,讓安全、效率和體驗落到實處。
03從建設到運營 繪就智慧城軌發展全景圖
如果說城軌云為智慧城軌建設夯實了基礎,那么智慧城軌解決方案的推出,則進一步推動智能系統在各個業務場景中的落地。據了解,華為智慧城軌解決方案就包括智慧建造、智慧運維、智慧客運、城軌IoC、智慧車站等多個場景化方案。
智慧建造依托城軌數字平臺,通過與城軌建設工程集成可視化、軌行區安全調度等業務領域伙伴的緊密合作,構建起融合安全管理、輔助決策、工程信息管理以及安全可視等應用系統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可將安全隱患識別率提升30%,事故發生率降低85%,真正實現建設工程一張圖管理。
智慧運維運用視頻+AI技術,聚焦車輛關鍵部位狀態監測,結合伙伴在車輛管理領域深厚的專家經驗,實時監測車輛健康狀態,定期深度分析歷史數據,實現車輛運維從計劃修到狀態修,甚至是預測修的轉變,不僅保障了軌道交通安全運行,還提升了軌道機輛運行安全和生產效率。
智慧客運借助大數據+AI技術,可以幫助軌道交通運營單位精準掌握歷史、實時、短時三個時間維度,以及線網、線路、段面及車站四個空間維度的客流狀態,進行多目標、多場景的客流推算、監測與預警,同時輔助行車組織優化和客流疏導,實現線網客流的智能運行圖編制,從而讓車輛調度更高效、客流預測更精準。
智慧車站通過靈活便捷的無線+全光通信網絡以及城軌數字平臺,與城軌綜合監控、自動售檢票、設備設施管理等業務的融合,構建融合乘客服務、車站運營管理、車站設備設施管理等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解決當前車站運營成本較高、乘客服務僵化以及設備設施運維管理復雜等問題,提升車站安全、效率及體驗。
城軌IoC以數據分析、視頻分析、人工智能、GIS等新技術為支撐,全面整合地鐵集團財務投資、安全監管、城軌運營等多項業務數據,一屏呈現,可以實現集團整體的態勢實時感知、業務可視,智能輔助決策和應急聯動指揮,助力實現地鐵集團智慧化建設,提高運行效率、安全保障和服務水平。
由此可見,華為通過智慧城軌解決方案的打造,已經實現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運維等端到端覆蓋,進而確保智慧城軌的規劃建設能夠“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智慧城軌和交通強國的綱領指引下,智慧交通正在成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華為已服務全球約70個城市、300多條線路、10000多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而華為基于行業發展需要,打造的交通智能體和智慧城軌解決方案,正在全面提速智慧交通發展,推動“人悅其行、物優其流”的一體化綜合立體大交通體系建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