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作業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也是一種評價手段,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大力推進“雙減”工作的進程中,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作業的優化創新,為課堂教學賦能,給每一名學生精準“減負”,值得關注與探索。
強監管!“雙減”被列為 2021年教育督導“一號工程”
8月30日,教育部舉行第三場2021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介紹秋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及“雙減”“五項管理”督導的有關情況。
目前,“雙減”督導已被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教育部印發各?。▍^、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雙減”工作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制度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9月起,每兩周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進行通報。通報內容包括作業時間達標學校比例、課后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比例、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情況、違規培訓廣告查處情況和群眾舉報問題線索核查處置等八方面內容。
作業是教育減負增效的重要抓手,是化解“教育沖突”的必由之路,是撬動課程改革乃至教育教學改革的支點。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要強化學校作業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校長負責制,堅決把過重作業負擔壓減下來。
減負呼聲由來已久,如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雙減”政策在作業方面的重點,指向“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
科學布置作業,不僅是控制作業總量,更要“提質”。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關鍵在于“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將作業由簡單課程延伸的功能,轉向實現“作業育人”和“過程評價”的雙重功能。
強平臺!三精一管 從作業時效管理推進“雙減”落實
作業,作為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和教育評價的重要載體,對學生的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至關重要。信息時代提供了便捷的網絡、豐富的資源、多樣的工具,借助技術賦能,有力促進作業的多元優化創新,可謂正當其時。
華為云基于“雙減”政策要求,深化數字技術在校內教學與日常作業的應用融合,推出“作業時效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三精一管”作業大數據平臺,幫助學校解決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問題,減輕學生不合理的作業負擔,從而推動“雙減”工作進一步落實。
何謂“三精”?作業精選、作業精做、作業精講
作業精選,協助區域組織教研員和骨干老師打造區本題庫和作業單,滿足教師課上隨堂測和課后練習的需求,嚴控作業總量時長,確保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作業精做,根據錯題數據科學布置分層作業或靶向作業,薄弱學生以穩固基礎為主、優秀學生以難點突破為主,實現個性化作業精做,減少機械重復作業。
作業精講,智能采集并統計分析學生紙質作業數據,縮短教師批閱時間并及時反饋,精準分析作業完成質量,輔助教師合理規劃課堂講解作業重難點。
何謂“一管”?作業大數據管理平臺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對日常課時作業數據進行過程性跟蹤采集、記錄、分析,在不改變學生紙質作答習慣的基礎上,增加作答時間的采集,彌補數據空缺。
從作業時段分布統計、作業用時統計、作業成績與作業用時區間分布統計、作業時間差異統計多個維度進行大數據采集與計算分析。
橫向對比體現各學科平均用時情況,縱向分析學生用時差異度,衡量作業的難度系數和學生掌握程度,綜合評估作業效果和作業質量及均衡情況,一方面改善學科間、跨學段作業量銜接管理,另一方面,掌握學生課后學習情況與困難,提供針對性指導。
基于作業大數據管理平臺,對教學效果進行精準干預和提升,調整作業量及作業難度,協調單科作業與作業總量,協調作業時長與作業質量,同時兼顧作業的差異化、個性化教學需求,做到“減負不減質”。
強輔助!多維數據可視化 分析結果支撐教育決策
華為云構建的區域數據駕駛艙即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展示平臺,不僅具備大數據看板功能,還提供區域整體大數據分析,為區域教育管理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撐,了解區域整體教育教學情況,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
第一,幫助區域教育管理者了解區域內學校、學生、師資力量等整體基本情況,輔助掌握區域辦學質量分布。
第二,教育資源數據分析,覆蓋課件、題庫使用情況以及作業流程,輔助監控預警教學資源儲備情況,掌握資源使用度。
第三,掌握使用平臺的授課情況、學生作業整體正確率,進行課堂結構分析、學生參與度分析及教學進度統計。
第四,通過分析各學校的整體作業得分率、各學科得分率和校際間得分率,掌握區域作業均衡分布情況,重點關注薄弱學科和學校。
第五,查看區域內各校的大數據看板,對比區域均值的差異度,了解區域學校整體教學及作業發展水平。
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入、延續與補充,作業對豐富教學、鞏固能力至關重要,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與學習方式、教學模式、評價機制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生整個學習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領域。
“雙減”之下,華為云及鋒而試,“作業時效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將在多地落地開花,與北京通州、煙臺龍口、徐州云龍、遵義、克拉瑪依等地多所學校展開合作,幫助學校提高作業時效管理效率,提升教學質量。該方案還得到“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相關領導和專家組的認可。作為“雙減”政策落實的急先鋒,華為云將助力校方發揮作業管理的最大效力,持續為學校教育賦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