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市為例,根據《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針對新型數字化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北京將構建新型健康服務體系,探索數字化健康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建設數字化醫院,推動數字醫療技術及相關的智能醫療終端等普及化應用。
要實現這一目標,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ICT技術的深度應用必不可少,僅以探索數字化健康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為例,就需要推動醫療“四化”發展,即醫學知識AI化、醫療信息云化、醫療資源網絡化和健康服務遠程化。
深化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的融合,是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如今,從深度參與北京健康云、智慧醫保建設,到推動同仁醫院、宣武醫院、天壇醫院等建設智慧醫院,華為正在積極參與健康北京建設,助力北京醫療健康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速
帶來新需求
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以來,我國醫療行業就在加快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至2020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開始全面提速。
2020年,從《關于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和規范管理的通知》到《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再到《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更是為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明確了方向和目標。
與此同時,包括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ICT技術的日趨成熟,數字技術開始全面應用到醫療服務、醫保服務、護理服務等醫療健康的各個細分領域。今年4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北京市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就提出通過醫聯體、“互聯網+醫療健康”、遠程醫療等將醫療機構內醫療服務延伸至居家。
在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智慧醫院建設既是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實現醫療衛生事業由“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關鍵。具體來說,智慧醫院建設主要分為三大工作范圍: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為推進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進一步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效率,華為基于自身服務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提出三大倡議:1、基于愿景驅動,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2、構建醫院數據治理體系,持續沉淀數據治理能力;3、跨越“裂谷”、優勢互補,快速生成數字化能力。
在此基礎上,華為又提出了云網邊端協同的醫療智能體技術架構,以切實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據了解,醫療智能體通過將聯接、云、AI、計算、端、醫療行業應用等協同,構建起一個立體感知、多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不僅可以實現應用使能、全域協同、持續進化和開放共享,還做到了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能進化。
釋放技術潛能
全面助力健康北京建設
在醫療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下,無論是智慧醫院建設,還是醫聯體、分級診療的落地,如何促進信息資源共享開發利用都是關鍵所在。
2020年年底,《北京市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研究創新功能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北京市將建設北京市健康云,實現電子病歷、檢驗結果、居民健康檔案、處方信息和電子醫學影像共享,對匯聚的醫療健康信息進行相關處理后按病種整理成數據集,向有貢獻的成員單位和創新企業開放。
不過,北京市健康云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標準、應用、平臺、生態、運維/運營等多個層面,如何滿足各個層面的需求并非易事。為此,北京健康云選擇攜手中國電信和華為開展合作,并依托華為醫療智能體在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等方面的能力,構建起更加堅實的科技底座,并支持各類智慧醫療服務的創新,成為我國最具特色的智慧衛健的建設標桿。
北京健康云的建設,不僅可以打造大健康服務產業云,繁榮醫療健康大生態;還能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實現健康服務全覆蓋;并將健康服務以云服務模式整合,支撐健康產業發展。由此,北京健康云也將扮演起北京市衛生健康駕駛艙和中樞系統的角色,從而實現惠醫、便民、慧政、興業等。
比如,在惠醫層面,北京健康云的建設,可以面向縣域醫共體內公立醫院、基層醫院的不同定位開展全方位的績效考核;還可以通過構建云上醫院,讓中小醫院實現“拎包入住”。在便民層面,北京健康云既可以實現全生命周期慢性病監測和管理,也能基于電子健康卡構建個人全生命周期健康數據體系。在慧政層面,北京健康云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為公立醫院改革提供精準決策;同時通過“指揮行動力量、智能化指揮決策系統和專家體系”三位一體,支持城市常態化防疫。
不僅如此,為建設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化平臺,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醫保服務,北京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建設過程中,也選擇華為云作為底座支持業務平穩高效上線,并多維度保障擴展應用成功適配,從而全面滿足信息安全需要。在此基礎上,北京市醫保局還將與華為在AI、云計算、大數據、機器視覺等領域持續合作,通過聯合創新支撐醫保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
聚焦智慧醫院建設
讓優質醫療服務惠及每個人
從北京健康云建設,到北京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數字技術的應用對于整個醫療健康的體系支撐作用已經顯現;不過,對于普通患者來說,智慧醫院建設帶來的就醫體驗改善,才是更能夠直觀感受到的服務效果。
如今,北京醫院通過與華為合作,以云平臺為服務載體,建成的“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功能全面、運行靈活”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已經實現電腦、手機等多終端的全場景應用,從而更加精準地對接和滿足患者多樣化的健康需求,讓患者在家即可享受專業權威的診療服務和日常的健康管理。
宣武醫院通過華為云構建的互聯網診療平臺,則開辟了一條綠色網上通道,方便患者隨時隨地就醫問診,足不出戶便可享受診療服務。如今,幾乎所有患者都可以借助互聯網診療平臺完成復診的就醫全過程,一號難求和排隊時間長等問題迎刃而解,從而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與便利。
不過,智慧醫院建設不僅可以帶來醫療服務的提升,還可以幫助醫生提升工作效率,幫助醫院決策者更好地開展醫院管理。比如,北京天壇醫院通過與華為等合作開展AI醫學影像創新和實踐,正在幫助醫生提高閱片效率,實現更精準的定性診斷和更高效的治療決策,以及治療后預后評估等全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恢復。
同仁醫院則基于華為OceanStor全閃存的雙活2.0+解決方案,已經構建起高效統一的信息平臺,逐步實現跨機構、跨區域、跨領域的醫療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并為HIS、LIS、PACS等醫院核心業務系統提供業務連續性的可靠保障,既提升了診斷的效率,也實現了運維的智能化和簡單化。
無論是支撐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還是助力智慧醫院建設,從這些實踐我們都可以看出,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到醫療健康領域的方方面面,“懂行”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此過程中,華為也正在攜手更多的“懂行人”,在共同助力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一起讓科技普濟大眾,讓技術更有溫度。
12月19日,華為邀您共赴2021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共話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新征程,以融合創新,共見數智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