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也是一種愛的表達
東方文化里極為看重親情,人們重視家庭情感的維系,有著“家和萬事興”的說法。
臨近春節,回家常被當做人生大事一般對待。浩浩蕩蕩的春運返鄉客流里,有許許多多與父母各守一方的年輕人們,尤其路遠的孩子,每年最為珍視這一趟回家的旅程。然而受疫情影響,很多人可能無法在春節回家團聚。全棉時代的這支影片里,父女兩代人無不盼望著一個團圓的春節。父親猶記得自己年輕時,過年總是熱鬧非凡,三世同堂團圓美滿。而今,兩代人生活在不同城市,爸爸擔心孩子們旅途舟車勞頓而“口是心非”,反復叮囑“過年不用回來啦”。讀懂爸爸的女兒則早早給老人準備好了暖心驚喜——無論這個春節是否能回家,給父母的“心意”都可以準時到達。
心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年
說起新年禮物,網友們的討論里,透露著許多“小心思”。爸媽愛吃的點心、按摩儀等養生設備、保暖內衣等商品,每近年關,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搜索量都會驟增。給老人的禮物不一定多么別出心裁,但一定要“投其所好”,關懷到位,這不僅是兒女的心意傳遞,也以此讓父母感受到另一種形式的溫暖陪伴。
回想父母長輩所生活的年代,新年是簡單的。過年要新打一床棉被,用“新絮的棉花”,足以令人溫暖,令人滿足。老一輩對“純棉”獨有的喜歡,也已成為一種情懷。直到現在,許多長輩還保留著撫摸衣服面料的習慣,有著燒線頭鑒別材質的私藏小妙招,只為得出一個“純棉”的放心結論。
從消費趨勢上看,近兩年的疫情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各類生活用品的健康、安全等屬性。隨著工藝進步,老人們喜歡的“棉花”,除了用于傳統紡織以外,還被制成了更多有著舒適、健康、環保特性的新產品,為生活帶來更好的體驗。下一秒送到父母手里的快遞,可能裝載的就是老一輩人信賴和鐘愛的暖心禮物,比如一套純棉的保暖內衣,或是方便舒適的全棉柔巾。
現在,是時候開始準備給爸媽的春節禮物了,全棉時代的“周期購”讓濃濃的思念化成關懷,在平日里也定期送達,心意如期而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