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往30年:四條經驗立身,一朵棉花從1蛻變到無限
過去的2021年,穩健醫療慶祝了自己的30歲生日。從1991年的一家外貿公司,到如今的醫用耗材和大健康領域的頭部品牌,李建全回顧初心,在公開信中總結了穩健醫療第一個30年成功的四條經驗。
“生活水平決定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行為習慣”。穩健醫療創立初期,作為一家外貿公司,在當時與經濟發達國家的貿易中,見證了相對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經營模式,特別是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和嚴標準,這些都潛移默化的轉變成穩健醫療創業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態度,奠定了穩健人走高質量的發展路線,使得“穩健”二字成為當今優質醫用耗材的代名詞。
“視野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思想,思想決定態度”。企業的價值觀決定了它的未來,在李建全看來,這條經驗是企業能夠走得更遠的核心。“凡是那些一心想為社會做出貢獻,想在某一個領域成為最有價值企業,往往就會走得更遠”,這也是李建全從1980年代從事外貿工作且與全球諸多大型企業打交道中得出的實踐結論。
“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李建全認為,穩健醫療不但吸收了西方近100年的工業現代化的思想和精華,更傳承了中國5000年來形成的戰勝困難、勇于面對挑戰的大無畏精神。從起初幾乎全部是OEM業務到成功打造了一條棉花,從采購、研發生產、對外出口的全產業鏈;從單純的B2B業務到開創全棉時代、津梁生活成功進軍B2C業務領域。穩健人的骨子里一直流淌著不服輸的態度。
“走別人不走的路,做別人不做的事”。李建全在信中列舉了30年來穩健醫療的創新創造,取得全棉水刺無紡布專利、用一朵棉花開創了全棉時代品牌等行業事跡,證明了穩健醫療堅持不忘初心、堅持不抄襲、不走捷徑的態度,一直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在醫用耗材領域闖出了一番天地。
談未來30年:技術創新鞏固硬實力,“熵減”計劃凝心聚力
“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李建全將這則人生信條踐行到極致。走過30年櫛風沐雨,李建全再次“亮劍”,思考第二個30年怎么走。
“無論穩健未來發展有多大,我們一定不能放棄干實業”,在李建全看來,實業始終是穩健醫療的根本。在元宇宙尚未取代現實之前,實業才能帶給穩健醫療和社會最大的價值。
從單一模式的貿易公司,發展到今天集品牌、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李建全肯定了穩健醫療基礎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不管是在以前的傳統買賣方式,還是現在的數字化進程,李建全認為,穩健醫療的創新生產要一直服務于銷售。生產和營銷兩手抓,創新生產方式的同時,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通過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準確完成交付。
疫情一考,社會對穩健醫療的關注度達到30年新高,成為國民品牌。但是另一方面,穩健醫療未來的增長動力同樣也受到公眾的關注。疫情之后如何保持高速運轉,穩健醫療如何在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上找到適合自己的突破口?
面對多變的未來,李建全在公開信里坦言發展存在著難以預測的壓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家庭的存在不變、情感的存在不變、相互的關愛存在不變,穩健醫療就有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就有為人類創造價值的可能。
繼企業的“246法則”之后,李建全再次提出了產品創新的六個問題,指導穩健醫療在生產、產品、設備、工藝和技術等方面的創新活動。
李建全同樣強調了企業文化的“軟實力”。除了技術創新鞏固“肌肉”外,企業文化解決的是如何讓一個企業能夠活得更久一些的問題。
為此,李建全提出了企業管理的“熵減”計劃,要求企業相關部門在2022年提升管理水平和實現變革,制定避免熵增、克服熵增的有效方法,打造企業所有人都愿意去遵循和踐行的企業文化,將有可能損害企業活力的行為減到最低。
回歸初心: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我
正如李建全公開信說的一樣,穩健醫療30年來一直踏踏實實地走自己的路,踐行著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這30年是穩健醫療秉承著長期主義和利他精神耕耘不輟的底色,也是時代浪潮里的一抹亮色。
特別是疫情爆發以來,穩健醫療秉承著“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的經營原則,嚴格把控防疫產品質量,不對終端漲價、24小時不停機生產、創新研發應用90%棉的新型防護服等,被國務院聯防組稱為當之無愧的“抗擊疫情軍工廠”,品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對于未來,李建全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我”。要求穩健人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做出表率,在節能環保,減少碳排放方面起好帶頭作用。并明確了比國家定出的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表分別提前3年和10年的目標,堅定不移的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