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的老人正發愁呢——心臟疾病的藥只剩下一天的量了,原本這兩天就要到社區醫院開藥。但突然通知,小區封控,只進不出。
截至4月8日24時,朝陽區酒仙橋街道二街坊近14天累計報告8例本土確診病例、1起聚集性疫情,經評估升級為高風險地區。周邊部分區域也因疫情被劃為封控區或管控區。
這片區域里老房多,老人多,很多都不會使用手機下單購物。封管控之下,老人們的生活怎么保障?上周六,小區里陸續出現大量志愿者,挨家挨戶登門詢問家里的急難事。
“您告訴我藥名,我去給您開藥!”馬雷雷是北京鏈家的經紀人。4月8日晚上11點多,他聽說酒仙橋街道需要大量疫情防控志愿者,隨即報名參加。
第二天早晨6點多,馬雷雷和同事們從北京的不同位置出發,緊急奔赴酒仙橋。大家三四人一組,每組負責兩三棟樓。這些老樓大多沒電梯,既考驗體力,也考驗耐心。好在這些經紀人都有經驗,之前在其他社區當過疫情防控志愿者。每次登門服務的時候,他們語氣特別和緩,試著安慰居民。
馬雷雷負責的3棟樓有100多戶居民,其中十幾戶急著買藥。他知道買藥是等不了的急事,如果全統計完再一一去買,可能會耽誤事。于是,一聽說哪戶急需藥品,就立刻下樓一路小跑到社區醫院去開藥,買完再繼續爬樓。“誰家沒有父母?我要是聽說老家的父母急等著買藥,比誰都著急!”馬雷雷說。
“面對疫情,我們在兩小時集結了80余名志愿者,全部支援酒仙橋。”北京鏈家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志愿者穿著防護服,協助社區工作者完成核酸檢測、執勤、生活物資運送等任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