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國家正式恢復高考,這次考試是國家用人選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給了無數人改寫命運的機會!對當時的大學生而言,最熱門的專業是“文史哲”“數理化”等基礎學科。
要做屹立不倒的“常勝將軍”, 唯有不斷調整自己
科技的發展,催生了新需求和新領域
20世紀 80年代
財經專業“大火”
上個世紀80年代的高考錄取率很低,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時經濟人才極缺,財經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分配去了銀行、審計等待遇優厚的部門。不少考生沖著畢業后的工作去向,紛紛選擇了財經專業,熱度可見一斑。
20世紀 90年代
對外貿易、國際貿易等專業走紅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實行一系列外貿體制改革,比如外匯體制的改革,入世談判的啟動。對外貿易、國際貿易等“國際化”的專業取代了財經專業,成了熱門專業。專業錄取分數屢創新高,畢業后進入與涉外經濟有關的行業也讓人“眼紅”。
21世紀 00年代
法律、計算機專業被“追捧”
這一時期,法律、計算機專業被看好,也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隨著中國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律師事務所、公檢法等單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社會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專業的熱度,與此同時,一批互聯網巨頭陸續崛起,互聯網浪潮席卷中國,計算機專業也受到廣泛追捧。
■ 城報微評
無論專業如何變遷,知識依然薪火相傳
近年來,許多高校熱門專業的王者席位,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萍嫉陌l展,催生了很多新的需求和發展領域,對專業的設定,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洗刷。
傳統金融行業也許不再蓬勃發展,但與大數據互聯網相聯系的新模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格子間里按部就班的交易員也許在逐漸消失,但掌握多項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將會形成新的朝氣蓬勃的先鋒;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也許稍顯稚嫩,但不斷的實踐磨煉和知識學習一定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從新增設的一些專業來看,它們是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發展的產物,大概率代表著未來一些領域的發展趨勢。歲月變遷,世事更迭,一些專業的名字或許早已雨打風吹去,但知識依然薪火相傳,學問不會消失。各個行業和整個職場都在變化的今天,想要做屹立不倒的“常勝將軍”,唯有保持開放、不斷調整和適應自己,才能在變化中尋找到不變之本。
21世紀 10年代
人工智能成新貴
這一時期的專業設置與過去相比有了明顯不同。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網絡安全等一批新興專業開始進入人們視野。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用人需求暴增,薪資待遇也是水漲船高。激增的市場需求促使越來越多高校對接企業,進而開始合作探索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00”后 時代
新工科專業成新的王者
2017年教育部審批設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智能建造、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新工科專業。有專家表示,現在僅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這些學科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就達150萬。此外,這些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也成了國家和高校的重點。
城報記者 王佳婷